著作权相似度达到多少算侵权?


在我国,关于著作权相似度达到多少算侵权,并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百分比标准。 通常来说,著作权相似度达到80%以上常被视为可能构成侵权,但这不是绝对的判定依据 。比如在对比两个作品时,如果它们的主要设计部分(像形状、图案、色彩等)相似度达到或超过80%,则有侵权的嫌疑。不过在司法实践中,还得结合很多因素综合判断。 从一些常见的认定参考来看,引用非诗词类作品超过2500字或超过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十分之一 ,可能会被认定侵权。对于文字作品,一部著作若有5处以上文字雷同,算轻度抄袭;10处以上算严重抄袭;20处以上雷同,算剽窃;30%以上雷同,属于严重剽窃。 法律依据方面,《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剽窃他人作品的。这说明只要存在这些未经许可侵犯著作权人权利的行为,就构成侵权,而不是单纯只看相似度。 此外,认定著作权侵权时,损害事实已表明行为人违反了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对其的注意要求,无需再额外证明;要综合考虑侵权行为发生时的环境与相关因素,评估行为人是否存在过错的可能性;还得认真听取并分析侵权人的答辩理由,因其答辩内容属于举证范畴,对于判定侵权行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概念: 著作权:就是作者对自己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权利,比如写的小说、画的画、创作的音乐等,作者都有相应的著作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侵权行为:简单说就是侵犯了别人权利的行为,在著作权领域,就是没有经过著作权人同意,做了法律规定不允许的侵害著作权人权利的事。 著作权侵权认定: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要考虑很多方面因素,看是否存在侵犯著作权人权利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