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职务犯罪达到多少钱会被判刑?


公司职务犯罪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罪名,不同罪名的入罪金额标准也有所不同。下面为你介绍几种常见的公司职务犯罪及其对应的判刑金额标准。 首先是职务侵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职务侵占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能会被判刑。例如,某公司员工利用自己负责保管公司财物的职务便利,将公司价值五万元的货物私自变卖并据为己有,就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其次是挪用资金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一般来说,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或者挪用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就达到了入罪标准。比如,某公司会计挪用公司资金五万元用于炒股,就可能涉嫌挪用资金罪。 另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也是常见的公司职务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例如,某公司采购人员收受供应商三万元好处费,为其提供便利,就可能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司法实践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同时,具体的案件中,除了金额标准外,犯罪的情节、后果等因素也会影响最终的定罪和量刑。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职务犯罪的嫌疑,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或者向相关部门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