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的对策及建议有哪些?

我是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原告,法院判我胜诉了,可被告一直拖着不执行赔偿。我多次找法院和被告,问题都没解决。我想知道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执行难的情况,有什么对策和建议能让我拿到赔偿款呢?
展开 view-more
  • #刑事附带民诉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在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常常面临执行难的问题。 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被告人角度来看,一些被告人本身经济状况不佳,没有足够的财产用于执行赔偿。例如,一些犯罪人可能是生活贫困、无固定收入的人员,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后,根本无力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有部分被告人存在抗拒执行的心理,认为自己已经受到刑事处罚,不愿意再履行民事赔偿义务。 从法律制度层面来说,相关执行制度不够完善。执行程序中的调查财产手段有限,对于一些隐藏、转移财产的行为难以有效查处。而且执行的监督机制也不够健全,导致执行效率不高。 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在诉讼过程中要加强财产保全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这样可以在案件审理阶段就对被告人的财产进行控制,防止其转移财产。 其次,建立多元化的执行方式。除了传统的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方式外,可以探索劳务抵债等方式。对于有劳动能力但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告人,在征得原告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让其通过提供劳务来抵偿债务。 再者,加强对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对其进行信用惩戒,限制其高消费、贷款等行为,促使其主动履行义务。 另外,完善执行救助制度。对于一些因被告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而导致原告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政府可以设立专项救助基金,给予原告一定的经济救助,缓解其生活压力。 最后,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法院、公安、检察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形成执行合力。公安机关可以协助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检察机关可以对执行活动进行法律监督,共同推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执行工作。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