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局的执行步骤是怎样的?
我有个官司胜诉了,但被告一直不履行判决。我想向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可我不太清楚他们的执行步骤是啥样的。我就怕自己因为不了解流程,耽误了执行进度,所以想问问具体的执行步骤是如何进行的。
展开


法院执行局的执行步骤通常如下: 首先是执行启动。一般来说,执行程序的启动主要是由胜诉方当事人向法院执行局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当事人提出申请时,要提交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等相关材料。 其次是立案审查。法院执行局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如果材料齐全、符合立案条件,就会予以立案。立案意味着执行程序正式开始。若材料存在问题,法院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或更正。 然后是发出执行通知。立案之后,法院执行局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执行通知中会告知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比如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接着是财产调查。法院执行局会通过多种方式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这包括查询被执行人在银行的存款、名下的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信息。现在,借助信息化手段,法院可以与相关部门建立网络查控系统,快速准确地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再之后是采取执行措施。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执行局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对于金钱债务,可能会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对于不动产、动产等,可能会进行查封、扣押、拍卖、变卖等。拍卖所得款项用于清偿申请执行人的债权。 最后是执行结案。当被执行人履行了全部义务,或者法院通过执行措施将案件执行完毕,或者出现了终结执行的法定情形,比如被执行人死亡且无遗产可供执行等,执行案件就会结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