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之后的流程是怎样的?
我有个官司法院已经立案了,但我不太清楚之后会经历哪些流程。我想知道从立案开始,接下来法院会做什么,我又需要做些什么,整个过程大概是怎么推进的,有没有什么需要我特别注意的地方。
展开


当法院立案之后,会经历以下几个主要流程。 首先是送达与受理阶段。法院立案后,会在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则要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这里的起诉状副本,就是原告向法院提交的那份告状材料的复印件,而答辩状就是被告针对原告的诉求和理由写的回应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对此有明确规定。被告提出答辩状后,法院会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要是被告不提出答辩状,也不会影响法院审理。 接着进入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会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并且在3日内告知当事人。合议庭就是负责审理这个案件的法官团队。审判人员会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这一步是法官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案件情况,会去查看双方提交的材料,也可能自己去收集一些证据。 然后就是开庭审理阶段。法院会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会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开庭审理一般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和宣判几个环节。法庭调查阶段,双方当事人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可以就争议焦点进行辩论;合议庭评议是法官们在一起讨论案件怎么判;最后就是宣判,告知双方判决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