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会如何判刑?
我在了解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时,对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的判刑不太明白。想知道要是真有人犯了这个罪,到底会怎么判呢?是根据文物损毁流失的程度来定,还是有其他标准?希望能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判刑情况。
展开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后果严重的行为。这里的严重不负责任,就是指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 。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九条规定,触犯该罪且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所谓“后果严重”,在司法实践中通常有这些情况:导致国家一、二、三级文物损毁或者流失;导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损毁;致使珍贵文物流失到国外;造成较多数量的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等。也就是说,不是只要有失职行为就构成犯罪,必须达到后果严重的程度才行。 在具体量刑时,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比如失职行为人的主观过错程度,是疏忽大意还是过于自信;文物损毁流失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情况;失职行为人在案发后的态度,有没有积极采取措施挽回损失等。 相关概念: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使得珍贵文物出现损毁或流失,且达到后果严重程度的犯罪行为。 后果严重:如导致不同级别文物损毁流失、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损毁等情形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