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包括哪些罪名?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类别,指的是故意妨害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其包含的一些主要罪名。 首先是扰乱公共秩序罪,其中有妨害公务罪,这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还有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次是妨害司法罪,比如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窝藏、包庇罪也是常见的妨害司法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再者是妨害国(边)境管理罪,例如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是指非法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刑法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特定情形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另外还有妨害文物管理罪,像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此外,还有危害公共卫生罪、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等多个方面的罪名,它们共同构成了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一庞大的罪名体系,以维护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公序良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