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非刑事司法赔偿的程序具体是怎样的?


司法赔偿是指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和看守、监狱管理权时违法给无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造成损害的,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下面将分别介绍刑事和非刑事司法赔偿的程序。 刑事司法赔偿的程序: 首先是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程序。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害时,他们可以要求赔偿义务机关予以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包括作出错误拘留决定的机关、作出错误逮捕决定的机关、作出错误判决的人民法院等。赔偿请求人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十二条规定,要求赔偿应当递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申请的年、月、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如果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其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 赔偿请求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非刑事司法赔偿的程序: 非刑事司法赔偿主要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即也是先向赔偿义务机关(通常是作出错误行为的人民法院)提出赔偿申请,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时间内作出决定。若对决定不服,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无论是刑事还是非刑事司法赔偿,都有相应的法律保障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赔偿请求人在申请赔偿时,要注意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以确保自身的赔偿诉求能够得到妥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