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二审不开庭审理是否会改判?
我有个刑事案件到二审了,听说二审可能不开庭审理。我想知道这种不开庭审理的情况下,法院有没有可能改判呢?我很关心这个结果,毕竟关系到切身利益,所以想了解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刑事案件中,二审不开庭审理也存在改判的可能性。下面为你详细解释相关情况。 首先,需要了解二审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除了这些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况外,二审可以不开庭审理。 接着来看改判的条件。改判与否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证据等因素,而不是是否开庭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也就是说,即使二审不开庭审理,如果存在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等情况,二审法院也是会改判的。比如,一审判决在适用法律条文上出现了明显错误,导致对被告人的定罪或者量刑不符合法律规定,二审法院在审理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就会依法进行改判。又或者,虽然一审认定的事实表面上清楚,但实际上证据存在重大瑕疵,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来支撑判决结果,二审法院也可能在进一步审查证据后改判。 总之,刑事案件二审不开庭审理,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改判,关键还是要看案件本身是否存在需要改判的法定情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