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有什么区别?

我涉及一个法律纠纷,不确定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现在想了解下这两种诉讼里的证据区别,比如证据种类、收集方式这些方面到底有啥不一样,以便我更好地应对后续的法律流程,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view-more
  • #刑事诉讼
  • #民事诉讼
  • #证据区别
  • #证据种类
  • #证明标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是证据种类方面。在刑事诉讼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证据包括物证,就是能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或痕迹;书证,以文字、符号等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情况;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被害人陈述,即被害人对案件的描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也就是他们自己的交代和反驳;鉴定意见,专业人员对专门性问题给出的结论;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像监控视频、聊天记录等。而在民事诉讼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有当事人的陈述,也就是当事人自己对案件事实的说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虽然二者有一些相似的证据类型,但侧重点不同。刑事诉讼更关注犯罪事实的证明,所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被害人陈述等在刑事证据中非常重要;民事诉讼则围绕当事人的主张和争议焦点,当事人的陈述在其中作用显著。 其次是证据收集方式。刑事诉讼中,证据主要由公安、检察院等司法机关收集。这些机关有权力采取各种侦查手段,如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搜查、扣押等。这是因为刑事诉讼涉及到国家对犯罪行为的追诉,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权力。而民事诉讼中,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需要自己收集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不过在某些情况下,法院也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例如,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法院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 再者是证明标准不同。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非常高,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也就是说,所有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能够排除其他一切合理的可能性,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这是因为刑事诉讼一旦定罪,会对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财产等权利产生重大影响。而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相对较低,一般是“高度盖然性”。只要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使法官相信该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法官就可以认定该事实。比如在合同纠纷中,如果一方提供的证据能让法官觉得合同存在的可能性更大,法官就可能支持其主张。 最后是证据的运用目的不同。刑事诉讼的证据运用目的是为了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罪轻罪重,以实现对犯罪的打击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民事诉讼的证据运用目的则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