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诈骗罪司法解释有哪些?
我不太懂法律,最近听说了诈骗罪,但不知道刑法里关于诈骗罪的司法解释具体是啥。我就想弄清楚这些解释都规定了些什么,比如诈骗金额怎么界定、量刑标准之类的,好让自己心里有个底。
展开


刑法中诈骗罪的司法解释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面将为您详细解读相关内容。 首先,关于诈骗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意味着,犯罪人主观上要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想法,客观上实施了欺骗行为,并且导致被害人基于这种欺骗而处分了自己的财物。 其次,该解释明确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的数额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同的数额标准对应着不同的量刑幅度。 再次,对于一些特殊情形,该解释也有相应规定。例如,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这些情形都可以酌情从严惩处。 最后,关于量刑和从宽处罚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被害人谅解的;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综上所述,该司法解释对诈骗罪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让人们对诈骗罪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