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自诉案件提起诉讼的程序是怎样的?


刑事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刑事自诉案件提起诉讼的程序。 首先,要确定该案件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刑事案件都能由被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诉,只有符合上述规定的案件才能进行刑事自诉。 其次,要准备好相关材料。主要是刑事自诉状,自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自诉人、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具体的诉讼请求;致送的人民法院和具状时间;证据的名称、来源等。如果有证人,还应写明证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此外,还需要准备能够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相关证据,如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然后,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来说,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将准备好的自诉状和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后,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查。 法院的审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式审查,看自诉状和证据材料是否符合要求;二是实质审查,判断案件是否符合刑事自诉的条件。如果符合受理条件,法院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立案,并通知自诉人缴纳诉讼费。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自诉人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被告人可以进行辩护,双方可以进行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辩论情况,依法作出判决。 总之,刑事自诉案件提起诉讼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要求和规定。只有了解并遵守这些程序,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