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中群众举报是怎样规定的?
我发现了一起可能涉及犯罪的事情,想向相关部门举报。但我不太清楚在刑事诉讼法里,群众举报有啥规定,比如举报后会怎样处理,我需要承担什么责任,会不会泄露我的信息等,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法律内容。
展开


在刑事诉讼法里,群众举报是公民参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所谓群众举报,就是普通民众将自己发现的犯罪线索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告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这意味着,群众举报后,相关司法机关必须接受,不能推诿。 同时,为了保护举报人,法律也有相应的规定。根据法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也就是说,司法机关有责任保护举报人的信息不被泄露,避免举报人受到打击报复。 另外,如果群众是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诬告陷害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如果只是因为认识错误或者证据掌握不充分而进行了举报,只要不是故意诬告,一般不会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