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中立案监督的内容具体是什么?
我在学习刑事诉讼法相关知识时,对立案监督这部分不太理解。不清楚立案监督到底涵盖哪些方面,比如监督的具体情形、针对的主体等。希望能得到一个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解释,帮助我理解这一法律概念。
展开


刑事诉讼法中的立案监督主要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立案活动的监督,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法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是否立案侦查。例如,当存在犯罪事实,并且该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公安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这其中涵盖了多种情形,比如公安机关自己发现了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接到报案、控告、举报以及自首的材料后,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如果公安机关应立案而不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就会依法进行审查和监督。依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符合法定情形的案件,公安机关均应立案侦查。 其次,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是否有管辖权。管辖权是立案的重要前提,如果公安机关对本不应由其管辖的案件进行立案侦查,这也是立案监督的范畴。 最后,对于不符合法定立案条件不应当立案,而公安机关却予以立案的情况,检察机关通过立案监督予以纠正。例如,不存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公安机关却立案了,检察机关就会进行监督纠正。 总之,立案监督旨在确保公安机关的立案活动合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司法的公正实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