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我在做生意签合同的时候,感觉对方可能有欺诈行为,怀疑自己被骗了。我想知道在这种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就能认定对方构成犯罪然后去立案啊,具体是从金额还是其他方面来判断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签订履行合同被骗涉及的是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简单来说,就是有人怀着非法占有别人财物的目的,在签合同或者履行合同的过程里,用一些欺骗手段,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到对方财物,达到一定程度就构成犯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要承担法律责任。这些情形包括:一是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二是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三是没有实际履行能力,却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四是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五是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相关概念: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
非法占有:就是没有合法依据,意图将他人财物归自己所有。
虚构事实:就是编造不存在的事情来 欺骗对方。
隐瞒真相:就是故意不把真实情况告诉对方 。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