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的手段有哪些,债权人讨债要注意什么?


在生活中,当他人向我们借款却逾期不还时,我们就成了债权人,需要通过合法手段来讨债。下面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讨债手段以及讨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常见的讨债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协商方式是最温和的一种。债权人可以直接与债务人沟通,摆事实、讲道理,提醒债务人还款的时间和金额,协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还款计划。这种方式既不会破坏双方的关系,又能高效地解决问题。比如,双方可以约定分阶段还款,或者延长一定的还款期限等。它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即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调解也是一种不错的途径。债权人可以找一个中立的第三方,如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其主持双方进行调解。第三方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促使双方达成还款协议。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相关规定。 仲裁则是一种具有准司法性质的方式。如果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当发生纠纷时,债权人可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一旦作出,当事人必须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对仲裁的程序和效力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诉讼是最后的保障手段。当其他方式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债权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判决生效后,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详细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和要求。 其次,债权人在讨债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保留好相关证据。证据是讨债的关键,包括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这些都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存在和具体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要注意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可能会丧失胜诉权。所以,债权人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讨债手段要合法。在讨债过程中,不能使用暴力、威胁、侮辱等非法手段,否则可能会触犯法律,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比如,非法拘禁债务人就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总之,债权人在讨债时要选择合法、合理的手段,同时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遵守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