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债务人的法定义是什么?
破产债务人是在破产程序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简单来说,破产债务人就是指那些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而被法院宣告进入破产程序的债务人。
从法律条文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这里所提及的企业法人,在进入破产程序后,就成为了破产债务人。也就是说,当一家企业达到了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同时其资产又无法覆盖全部债务或者明显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的标准时,它就符合了破产债务人的基本条件。
对于破产债务人,其在破产程序中有着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在权利方面,破产债务人可以在破产程序中提出和解或者重整的申请。例如,如果债务人认为企业还有挽救的希望,通过制定合理的重整计划,有可能恢复正常经营,就可以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这就给予了债务人一个自我拯救的机会,避免企业直接走向清算。
在义务方面,破产债务人需要妥善保管其占有和管理的财产、印章和账簿、文书等资料;根据人民法院、管理人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如实回答询问;列席债权人会议并如实回答债权人的询问;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不得离开住所地;不得新任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这些义务的设定,是为了确保破产程序能够顺利进行,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破产债 务人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企业法人。在我国,虽然目前个人破产制度还在逐步推进和完善中,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自然人也可能会面临类似破产的情况。比如,一些个体工商户,如果其债务问题严重到符合相关条件,也可能参照企业破产的某些规定来处理。这体现了法律对于不同市场主体在债务困境时的规范和调整,以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总之,破产债务人的定义是依据法律规定,当债务人出现特定的财务困境时,进入破产程序所具有的一种法律身份,其权利和义务都是围绕着破产程序的顺利开展以及各方利益的平衡来设定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