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许可证诉讼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进行拆迁许可证诉讼时,有多个方面的注意事项需要了解。首先是关于诉讼主体资格。能够参与拆迁许可证诉讼的主体包括拆迁人、被拆迁人以及与拆迁许可证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组织。比如,被拆迁房屋的承租人,其租赁权益可能因拆迁许可证的发放受到影响,就有资格提起诉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为有资格的主体提起拆迁许可证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 其次是诉讼时效问题。一般来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是经过行政复议后再提起诉讼的,应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拆迁许可证诉讼中,一定要注意这个时间限制,一旦超过诉讼时效,就可能丧失胜诉权。 证据收集也是关键的一环。在拆迁许可证诉讼中,原告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拆迁许可证的影响。这可能包括房屋产权证明、租赁合同、拆迁公告等。同时,对于行政机关作出拆迁许可证的依据和程序,原告也可以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等方式获取相关证据。而被告行政机关则需要提供作出拆迁许可证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再者是诉讼请求的确定。原告在提起诉讼时,要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常见的诉讼请求包括请求撤销拆迁许可证、确认拆迁许可证违法等。诉讼请求的确定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诉求来合理提出。例如,如果发现行政机关在颁发拆迁许可证时存在程序严重违法的情况,就可以请求撤销该拆迁许可证;如果行政机关的某些行为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撤销拆迁许可证会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那么可以请求确认拆迁许可证违法。 最后是庭审程序和技巧。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要遵守法庭纪律,按照法官的指引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在陈述环节,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在举证和质证环节,要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充分的说明和辩论。同时,要注意听取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及时进行反驳和回应。总之,拆迁许可证诉讼是一个复杂的法律程序,需要当事人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