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诉讼标的的确定标准是什么
最近涉及到一个可能进入二审的案子,心里特别没底。想弄清楚二审诉讼标的到底是依据什么来确定的。担心因为不了解标准,在二审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想详细知道这方面内容,好提前做准备。
展开


二审诉讼标的的确定标准如下:首先要明确诉讼标的的概念,它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之间所争执的需要通过审判机关的审判活动予以解决的民事、经济法律关系,也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每个诉讼都有特定的标的,一般由原告的诉讼请求决定。 不同类型的诉,诉讼标的确定方式不同。给付之诉中,诉讼标的是原告提出的实体权利请求,包括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和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实体请求。例如给付赡养费之诉,诉讼标的一是当事人双方的赡养关系,二是给付赡养费的要求。 确认之诉里,诉讼标的是原告请求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像确认收养之诉,父母子女间的收养关系就是诉讼标的。 变更之诉的诉讼标的是原告请求变更或消灭的民事法律关系,比如离婚之诉,诉讼标的就是现存的夫妻关系。 另外,诉讼标的与标的物不同。标的物是实体权利义务关系所指向的对象,是具体物质形态。在分割财产之诉中,诉讼标的是财物的产权,诉讼标的物是财物本身。非财产权益之诉有诉讼标的,但不一定有标的物。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虽未专门针对二审诉讼标的确定标准作出单独规定,但规定了诉讼标的是诉构成的要素之一,是当事人之间因发生争议,而要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判的法律关系 。从司法实践来看,二审诉讼标的通常基于一审的情况,原则上不能超出一审的范围,除非存在法定的特殊情形。例如,如果有新的事实和证据出现,且该事实和证据足以影响对法律关系的认定,可能会对诉讼标的有新的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