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我朋友参与了一场聚集活动,之后有人说他们可能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我不太清楚这个罪是怎么认定的,朋友的行为也不知道算不算。想了解一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认定的标准和依据,比如什么样的行为、达到什么程度会构成这个罪。
展开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下面将详细介绍该罪的认定相关内容。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这里的“聚众”,通俗来讲就是聚集多人,一般是三人以上。并且聚集的众人要有共同的扰乱社会秩序的故意和行为。 在行为表现方面,包括多种形式。比如在企业单位,可能是阻止员工进入工作场所,破坏生产设备等,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开展生产活动;在学校,可能是围堵学校大门,干扰教学活动的进行,使得教学无法按照正常计划开展;在医院,可能是在医院内大吵大闹,妨碍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工作等。 对于“情节严重”的认定,主要看行为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的“严重损失”,可以是经济上的损失,像企业因停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可以是社会影响方面的损失,比如引起公众恐慌、损害单位声誉等。 从主体上看,该罪处罚的是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首要分子是指在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其他积极参加者是指在犯罪中表现积极,主动参与扰乱行为的人。而对于一般的围观群众,通常不构成此罪。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判断行为是否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又要准确区分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还要注意与一般的群众维权行为相区别。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