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物与失物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外面捡到了一个东西,不太确定它是无主物还是失物。我想知道这两者具体有啥区别,因为不同情况处理方式可能不同。我担心如果弄错了,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想搞清楚它们在法律上的界定。
展开


无主物和失物在法律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从定义上看,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比如被抛弃的物品、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等。而失物则是指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不慎丢失的物品,物品本身是有明确的主人的,只是暂时脱离了主人的占有。 在我国,对于无主物的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八条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这里虽然说的是遗失物,但对于经过法定程序认定为无主物的财产,通常也是类似的处理方式。如果是抛弃物这种典型的无主物,谁先占有,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取得该物的所有权。 对于失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这意味着捡到失物的人有义务归还失物,不能据为己有。如果拾得人侵占遗失物,可能会面临民事责任,比如要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从权利归属来看,无主物在经过一定程序或符合一定条件后,可能会确定新的所有权人。而失物的所有权始终属于原主人,只是在失主找回之前处于暂时无人实际占有的状态。 在实践中,判断一个物品是无主物还是失物也很关键。比如在垃圾桶旁边的物品,可能大概率是被抛弃的无主物;但如果在商场、街道等地方捡到的物品,很可能是失物。当不确定时,谨慎的做法是按照失物来处理,先寻找失主或交给有关部门。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