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有什么区别?

我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一起赡养老人,听说赡养费用分摊有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两种方式。我不太清楚这两种方式到底有啥区别,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它们是怎么规定的,哪种方式对我们更合适,所以来问问。
展开 view-more
  • #赡养分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都是在多个赡养人共同承担赡养义务时,对赡养费用等赡养责任进行分配的方式,它们主要有以下区别: 从定义来看,平均分摊是指多个赡养人按照相同的份额来分担赡养费用、精力等赡养责任。打个比方,有三个赡养人,那么每人就承担三分之一的赡养费用。而约定分摊则是赡养人之间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生活条件等因素,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确定各自承担的赡养份额。比如其中一个赡养人经济条件较好,大家约定他多承担一些费用,另一个赡养人时间比较充裕,就多负责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多个赡养人在履行赡养义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担。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必须采用哪种分摊方式,但赡养人之间可以通过约定来确定各自的责任。如果采用约定分摊,需要注意约定应当是赡养人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一般会按照平均分摊的原则处理。 从灵活性角度来说,平均分摊相对简单直接,计算方便,不需要赡养人之间进行复杂的协商。但可能没有考虑到每个赡养人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赡养人经济困难,有的赡养人身体不好等。而约定分摊则更具灵活性,能够充分考虑每个赡养人的具体情况,使赡养责任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不过,约定分摊需要赡养人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协商不好,可能会引发赡养人之间的矛盾。 从稳定性角度来看,平均分摊因为有相对固定的模式,不容易产生争议。而约定分摊如果没有以书面等形式固定下来,可能会因为时间推移、赡养人情况变化等因素,导致赡养责任的履行出现问题,引发纠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