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有什么区别?
我自己有时候做点小生意,有时候也会给别人打零工赚点钱。不太清楚这两种情况下赚的钱,也就是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地方。想知道它们在定义、缴税等方面的区别。
展开


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 从定义上来说,经营所得是指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来源于境内注册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个人对企业、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在纳税方面,二者也有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 另外,经营所得一般是有相对稳定的经营场所、经营活动持续开展;劳务报酬所得通常是临时性、非连续性的劳务服务。例如,开一家小超市取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所得;偶尔帮人做一次翻译工作获得的报酬就是劳务报酬所得。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