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监护人和监管人有什么区别?
我不太清楚孩子的监护人和监管人到底有啥不一样。孩子平时和我一起生活,我想知道自己算是监护人还是监管人,他们的职责、权利这些方面都有啥区别呢,弄明白这些对孩子的成长和相关事务处理应该挺重要的,所以想了解一下。
展开


在法律层面,监护人和监管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监护人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比如孩子要进行大额财产交易,监护人就需要代为处理并保障交易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而监管人在法律语境里,更多是一种临时性或者特定场景下对被监管对象进行监督、管理的角色。监管人不一定是基于法律规定的身份关系,可能是基于委托、职务等。比如学校在学生在校期间,对学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一些托管机构对托管的孩子也有监管义务。监管人的职责主要侧重于在特定时间和场景下保障被监管人的安全、行为规范等。比如学校老师要监管学生在校园内的活动,避免发生危险行为。 总的来说,监护人是基于法律规定的一种长期、稳定的身份,对孩子的权益保障更全面;而监管人更多是在特定环境下对孩子进行监督和管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