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和刑事判决有什么区别?


民事诉讼法和刑事判决存在多方面的区别。首先,二者的概念不同。民事诉讼法是一部法律,它是规定人民法院和一切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单来说,它是处理民事案件时遵循的一套规则,比如大家因为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去法院打官司,就得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来。刑事判决则是指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依据查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对被告人所犯罪行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决。它是一个具体的结果,比如法院判定被告人有罪还是无罪,以及该受到怎样的刑罚。 从适用范围来看,民事诉讼法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纠纷,像买卖东西没给钱、离婚分财产等这类纠纷就会用民事诉讼法来解决。而刑事判决适用于犯罪行为,也就是那些违反刑法,危害社会的行为,比如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活动。 在处理程序方面,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相对灵活一些,当事人有较多的处分权。比如原告可以在诉讼过程中撤回起诉,双方当事人也可以自行和解。而且民事诉讼一般是由原告先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才会受理。刑事判决的程序则比较严格和复杂,一般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进行审判。在这个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虽然也受到保障,但整个程序是国家公权力机关主导的。 在法律依据上,民事诉讼法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这部法律对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审判程序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刑事判决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刑法规定了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应受到的处罚,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刑事诉讼的程序。 二者的法律后果也不一样。民事诉讼的法律后果通常是承担民事责任,比如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主要是为了弥补当事人的损失。刑事判决的法律后果则是犯罪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还可能会有附加刑,比如罚金、剥夺政治权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