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费用甲类和乙类有什么区别?
我住院了,发现费用清单里有甲类和乙类之分。不太清楚这两者到底有啥不同,是报销比例不一样吗?还是在使用范围上有区别?想了解下住院费用甲类和乙类具体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展开


住院费用中甲类和乙类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报销政策和药品、诊疗项目范围等方面。 从报销政策来看,甲类费用是可以全部进入医保报销范围,然后按照当地医保规定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的。也就是说,这类费用基本都能由医保出一部分钱,个人承担的只是报销后剩余的那一小部分。而乙类费用则需要个人先承担一定的比例,通常在5% - 20%左右,剩下的部分再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按比例报销。例如,某项乙类费用是1000元,个人先行自付比例为10%,也就是100元,剩下的900元再按照医保报销比例报销。 在药品和诊疗项目范围方面,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低的药品。国家对甲类药品有统一的目录,各地不得调整。这意味着无论在哪个地方,甲类药品的范围基本是固定的。而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的药品。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对乙类药品目录进行适当调整,但调整的数量(含调入、调出、调整限定支付范围)不得超过国家乙类药品数量的15%。 依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甲类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不得调整。“乙类目录”由国家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适当进行调整。对于诊疗项目,同样也有类似的分类和报销规定,《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管理、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意见的通知》等文件中对诊疗项目的分类及报销规则进行了规范。 了解住院费用甲类和乙类的区别,有助于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更好地规划医疗费用,清楚自己需要承担的费用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