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申报税款和已缴纳税款有什么区别?


已申报税款和已缴纳税款是税收征管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已申报税款,简单来说,就是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书面报告的行为。这个报告里会详细说明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应纳税款情况。申报税款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环节,它是纳税人告知税务机关自己该缴纳多少税的一个过程。比如,企业在一个月结束后,根据自身的经营收入、成本等情况,计算出当月应该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额,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这时候就完成了税款申报。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而已缴纳税款,指的是纳税人在完成税款申报后,按照税务机关核定或者自己申报的应纳税额,实际向国库缴纳税款的行为。只有当纳税人把税款足额缴纳到国库后,才意味着纳税义务的真正履行。例如,企业在申报了当月的增值税后,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将计算好的税款金额划转到国库指定账户,这就是缴纳税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从时间顺序上看,通常是先进行税款申报,然后再缴纳税款。但申报并不等同于缴纳,存在申报后未缴纳的情况,比如纳税人可能因为资金周转困难等原因,未能按时缴纳税款。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可能会面临滞纳金等处罚。滞纳金是对纳税人未按时缴纳税款的一种经济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在税务管理中,已申报税款是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纳税义务情况的依据,而已缴纳税款是衡量纳税人是否真正履行纳税义务的关键指标。对于纳税人来说,准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按时、足额地完成申报和缴纳税款,是遵守税法规定、避免税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