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移和股权转让的区别是什么?


在了解股权转移和股权转让的区别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这两个概念。股权转移是指公司的股权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发生的转移。而股权转让是指股东将自己的股权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从本质上来说,股权转移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股权转让。 首先,二者的发生原因有所不同。股权转让一般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的。例如,股东之间或者股东与非股东之间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合同,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从而实现股权的转让。这是一种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体现了当事人的自主意愿。而股权转移的发生原因更为多样,除了包含股权转让这种基于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情形外,还可能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比如在股权继承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种情况下,股权的转移并不是基于继承人与原股东之间的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法律的规定。 其次,二者的适用程序也存在差异。股权转让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而股权转移如果是基于法律规定发生的,如继承,其程序主要是按照继承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可能不需要像股权转让那样经过其他股东的同意等程序,但可能需要办理相关的财产继承手续,如进行遗产公证等。 再者,二者在对公司的影响方面也有所不同。股权转让通常会涉及到公司股东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可能会引入新的股东,这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决策、管理模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股权转移如果是基于继承等原因发生,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只是股东身份的变更,对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影响相对较小。比如,如果继承人并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只是单纯继承股权,那么公司的经营决策等方面可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最后,二者在税务处理上也存在区别。股权转让涉及到个人所得税或者企业所得税等税务问题。根据相关税收法规,个人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转让股权取得的收入应作为企业的收入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而股权转移在某些情况下,如继承,可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相关规定,继承是无偿取得股权的方式,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在实际操作中,具体的税务处理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当地的税收政策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