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有什么区别?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都是我国专利法所保护的专利类型,但它们存在诸多区别。 首先是定义和保护对象。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它可以是一种产品,也可以是一种生产方法等。而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它更侧重于产品的形状和构造。比如,发明一种全新的生产手机芯片的方法,这可以申请发明专利;而对手机外壳的形状进行改进,使其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就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其次是创造性要求。发明专利要求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创造性要求较高。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即可。也就是说,发明专利的技术创新程度要比实用新型专利更高。 再者是申请流程。发明专利申请需要经过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两个阶段。初步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文件是否符合形式要求,实质审查则会对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全面审查,整个过程时间较长,一般需要2 - 3年甚至更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只需要经过初步审查,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所以审批时间相对较短,通常6 - 12个月左右就能获得授权。 然后是保护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发明专利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受到法律保护。 最后是费用方面。发明专利的申请费用、审查费用等通常要比实用新型专利高。因为发明专利的审查过程更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总之,在选择申请发明专利还是实用新型专利时,要综合考虑发明创造的特点、创新性程度、保护时间需求以及费用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