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人民陪审员与法官有什么区别?

我想了解下人民陪审员和法官之间的区别。我最近参与了一个旁听,看到庭审中有人民陪审员和法官。他们好像都参与案件的审理,但感觉职责又不太一样,所以我特别想知道他们具体有哪些不同之处,比如在权力、任职要求这些方面。
展开 view-more
  • #陪审法官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人民陪审员和法官在司法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人民陪审员是由法定程序产生,代表人民群众在人民法院参加合议庭审判活动的人员。而法官则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系统中的专业职业群体。 在任职要求上,二者差异明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具备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年满二十八周岁、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并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通常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而成为法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十二条,需具备中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还应具备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其他相应学位,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同时要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等。 权力方面,法官拥有完整的审判权,包括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最终裁判结果的决定权。人民陪审员在参与案件审理时,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方面与法官共同行使职权。但在三人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可以独立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在七人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对事实认定可以独立发表意见,并与法官共同表决;对法律适用,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在选任和任期上,人民陪审员是从相应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名单中随机选出候选人,再从通过资格审查的候选人中随机抽选确定人选,任期为五年。法官则是通过法定的考试、考核等程序被任命,一般为终身制,但需接受定期考核。 工作性质上,法官是全职的司法工作人员,以审判工作为职业。人民陪审员是兼职参与审判工作,不脱离本职工作。 总之,人民陪审员和法官虽然都参与司法审判,但在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共同保障司法的公正和民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