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证和房产证有什么区别?
我买了套房子,拿到手有土地证和房产证,不太清楚这两个证有啥不同。想了解下它们在定义、作用、办理等方面到底存在哪些区别,以后遇到相关情况也好知道怎么处理。
展开


土地证和房产证是房屋产权相关的两个重要证件,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从定义上来说,房产证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也就是《房屋所有权证》,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而土地证是土地所有者或者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法律依据。 在作用方面,房产证证明了房屋的归属权,有了房产证,你就有权利对房屋进行买卖、租赁、抵押等处置。简单来讲,它是你对房子拥有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而土地证明确了你对土地的使用权利,比如住宅用地的使用年限通常是70年,在这个期限内,你可以合法地使用这块土地上的房屋。同时,土地证对于房屋的拆迁补偿等也有着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土地证,可能在拆迁补偿等方面会受到影响。 办理流程上,房产证一般是在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开发商完成相关手续后,由购房者向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而土地证的办理,如果是新建商品房,开发商在完成初始登记后,购房者再凭相关材料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如果是二手房,需要原房主和购房者一同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里的登记就包括房屋和土地的登记。所以,房产证和土地证的登记都是为了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