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按月汇算和按年汇算有什么区别?


个税按月汇算和按年汇算存在多方面的区别。 首先,从计算方法上看,按月汇算时,是根据当月的收入情况,减去当月可扣除的项目,如专项扣除(包括五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后,按照月度税率表来计算应缴纳的个税。例如,小李月工资收入10000元,当月社保等专项扣除1000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可扣除1000元,那么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0000 - 5000(基本减除费用) - 1000 - 1000 = 3000元,对照月度税率表计算个税。而按年汇算,是将全年的综合所得收入汇总,再减去全年累计可扣除项目,然后按照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来计算全年应缴纳的个税。比如上述小李全年工资收入120000元,全年社保等专项扣除1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全年12000元,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20000 - 60000(全年基本减除费用) - 12000 - 12000 = 36000元,对照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计算全年个税。 在适用税率方面,月度税率表和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是不同的。月度税率表的级距划分相对较窄,税率上升得比较快;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的级距更宽,税率上升相对平缓。这就可能导致按月汇算和按年汇算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有所不同。比如,一些月份收入波动较大的纳税人,按月汇算可能在某些高收入月份适用较高税率,缴纳较多个税,但按年汇算时,由于综合全年收入,可能适用相对较低的税率,应纳税额会减少。 纳税时间上,按月汇算一般是由单位在发放工资时进行代扣代缴,纳税人每月实际拿到手的工资是已经扣除了当月个税的金额。按年汇算则是在一个纳税年度结束后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办理,纳税人需要对全年的综合所得进行汇总计算,多退少补。如果纳税人在平时按月预缴的个税比全年应缴纳的个税多,就可以在年度汇算时申请退税;反之,如果预缴的少,就需要补缴税款。相关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其中明确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税率表以及汇算清缴等相关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