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人和违法嫌疑人有什么区别?
我在看一些法律相关内容时,看到了违法行为人和违法嫌疑人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啥不一样,感觉有点容易混淆。想知道在法律层面,它们的界定、权利义务等方面分别有什么不同呢?
展开


违法行为人和违法嫌疑人在法律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违法嫌疑人。违法嫌疑人是指在公安机关对某一案件展开调查的过程中,有一定迹象表明可能实施了违法行为,但尚未被最终证实的人。简单来说,就是警察怀疑这个人干了违法的事儿,但还没证据完全确定。比如在一个盗窃案中,警察根据监控发现某个人在案发时间出现在现场附近,形迹可疑,那这个人就可能会被列为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涉及到对违法嫌疑人调查的相关程序,这表明违法嫌疑人只是处于调查阶段的一个身份,其是否真的违法还不确定。 而违法行为人则是指实施了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并且该行为已经被证据充分证明的人。一旦证据确凿,证明某人实施了违法行为,那这个人就成为了违法行为人。例如,经过警方进一步调查,找到了某个人盗窃的监控视频、赃物等确凿证据,那这个人就从违法嫌疑人转变为违法行为人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人会根据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像警告、罚款、拘留等。 总的来说,违法嫌疑人和违法行为人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有充分证据证明实施了违法行为。违法嫌疑人只是有违法的嫌疑,处于被调查阶段;而违法行为人则是已经被证实实施了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