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有什么区别?
我有点搞不清寻衅滋事和故意毁坏财物这两个行为。我有一次看到有人在大街上砸了别人的店铺玻璃,这算寻衅滋事还是故意毁坏财物呢?我想知道这两者到底有啥区别,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的。
展开


寻衅滋事和故意毁坏财物在法律上是有明显区别的。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出于耍威风、取乐等不健康动机,无故、无理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而故意毁坏财物则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在行为动机方面,寻衅滋事通常是出于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目的,行为人一般是无事生非,对不特定的对象实施行为。比如在公共场所随意砸毁物品,就是为了制造混乱和引起他人注意。而故意毁坏财物的动机往往是基于特定的原因,比如与财物所有者有矛盾、纠纷等,是针对特定的财物实施破坏行为。 从侵犯的客体来看,寻衅滋事侵犯的主要是社会公共秩序,它破坏了社会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安宁。而故意毁坏财物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重点在于对具体财物的损害。 在法律依据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以,判断一个行为是寻衅滋事还是故意毁坏财物,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动机、行为对象、侵犯的客体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