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的区别是什么?
在法律领域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代表了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涉事人员。下面为你详细解释两者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明确两者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阶段不同。犯罪嫌疑人是指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被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怀疑实施了犯罪行为,但尚未被提起公诉的人。一旦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就转变为被告人。也就是说,从案件侦查开始到检察院决定起诉之前,相关涉事人员被称作犯罪嫌疑人;而当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此人就成为了被告人。
其次,两者的法律地位也有所不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处于被调查的地位,主要是配合公安机关或检察院的调查工作。他们享有一系列权利,比如有权知道自己涉嫌的罪名,有权聘请律师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等。而被告人在审判阶段,则是被指控犯罪并接受法庭审判的对象。被告人除了享有与犯罪嫌疑人相同的一些权利外,还拥有更多与审判相关的权利,例如有权进行辩护、有权申请回避等。
最后,两者所面临的法律后果存在差异。犯罪嫌疑人只是被怀疑犯罪,最终是否构成犯罪还需要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等一系列程序来确定。如果在侦查或审查起诉阶段,发现证据不足或者不构成犯罪,犯罪嫌疑人可能会被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而被告人一旦被法庭判定有罪,就会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罚金等。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该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不同诉讼阶段的权利和义务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第八十二条规定了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等内容。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别人欠十万以上钱不还该怎么办?
在云南,绿牌电动车酒驾怎么处理?
办理抵押时担保人不签字是否可行?
血压计血糖仪是否参与统筹医保?
没有对方身份证是否可以起诉?
赡养老人退个税的条件是什么?
无房证明是否可以取住房公积金?
我国宪法规定公布法律的权利属于谁?
小区狗扰民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报关员备案信息如何录入?
一年驾驶证有多少分?
争抚养权开庭后多久会判决?
公司入职没签劳动合同且无条件辞退我,该怎么维护权益?
涉嫌聚众斗殴罪是否需要请律师?
海关查验时,货物收、发货人应承担哪些义务?
股权转让有哪些步骤?
被告不请律师该如何打官司?
国土资源部门违法行政有哪些表现形式及法律后果?
恶意扰民是否算违法?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