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立案跟执行立案的区别是什么?
我之前有个纠纷,不太清楚去法院是该申请审判立案还是执行立案。想问下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到底有啥区别呀?在什么情况下该选择哪种立案方式呢?
展开


审判立案和执行立案是司法程序中两个不同阶段的重要环节,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审判立案,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了纠纷,你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请求法院对这个纠纷进行审理和判决。它是整个诉讼程序的起始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你满足这些条件,法院就会受理你的案件并进行审判立案。在审判立案阶段,法院会对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作出公正的判决。 执行立案,则是在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该申请的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执行立案的目的是通过法院的强制手段,实现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比如要求对方支付欠款、交付特定财物等。执行立案的前提是有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并且义务人未履行义务。 综上所述,审判立案是为了解决纠纷、确定权利义务,而执行立案是为了实现已经确定的权利。两者在程序启动的原因、目的、依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