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跟单位交的养老保险有什么区别?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单位交的养老保险,也就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首先是参保对象不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针对的是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主要覆盖在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工作的职工。这就好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像是为没有固定工作单位的人群准备的保障,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给有工作单位的人准备的。 其次是缴费方式和标准不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按年缴费,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例如,有的地方设置了每年100元、200元、300元等多个档次,政府还会给予一定的补贴。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按月缴费,缴费金额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收入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单位缴纳工资的一定比例,职工个人也缴纳工资的一定比例。比如,单位缴纳工资的16%,职工个人缴纳8%。 然后是养老金待遇不同。养老金待遇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由政府确定标准并全额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由于缴费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养老金待遇一般也比较低。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待遇就越高。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包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后两者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该法对不同类型养老保险的参保范围、缴费、待遇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保障了公民在年老时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单位交的养老保险在参保对象、缴费方式、养老金待遇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