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个体工商户和一般纳税人有什么区别?

我想创业,在考虑注册个体工商户还是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但不太清楚这两者具体有啥区别,比如在税收政策、经营规模要求、账务处理等方面,希望了解清楚后再做决定。
展开 view-more
  • #工商税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个体工商户和一般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它们存在诸多区别。 首先,概念上有明显差异。个体工商户是一种市场主体类型,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一般纳税人则是增值税上的概念,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 其次,税收政策方面。个体工商户可以是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通常较低,比如常见的3%,在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下,还可能享受减免。而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有多种,如13%、9%、6%等,但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也就是说,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是用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余额来缴纳税款。例如,企业销售货物取得113万元的收入(含税),销项税额为13万元,如果购进货物取得了10万元的进项税额发票,那么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就是3万元。 再者,财务核算要求不同。一般纳税人要求有较为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能够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并且要按照规定进行税务申报和会计核算。相比之下,个体工商户的财务核算要求相对宽松一些,有些个体工商户可以采用定期定额征收等简易征收方式。 最后,在经营规模和发展空间上。一般纳税人通常经营规模相对较大,更适合与大型企业合作,因为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让合作方抵扣进项税额,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可大可小,灵活性较强,但在与一些大型企业合作时,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其中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条例》则对个体工商户的登记、经营、税收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