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销、撤销、注销的区别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公司事务时,老是碰到吊销、撤销、注销这几个词。我搞不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感觉都跟企业不再正常经营有关。想知道这三者在法律层面上的具体区别,比如适用情形、产生的法律后果等方面,希望有人能详细解答。
展开


吊销、撤销和注销是三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在法律意义、适用情形和操作程序上都存在明显区别。 首先,吊销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它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因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被行政机关强制停止其经营活动或取消其相关资格。例如,企业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年度报告,或者存在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行政机关就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行政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件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一旦企业被吊销,就不能再从事相关经营活动,但主体资格仍然存在,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次,撤销通常是因为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时存在错误,比如工作人员的失误、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等,导致行政许可的授予不符合法律规定,从而由行政机关主动或应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取消该行政许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其上级行政机关,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撤销行政许可。撤销的法律后果是使该行政许可自始无效。 最后,注销是企业或个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主动向行政机关申请终止其主体资格的行为。当企业完成清算、缴清税款、债务等所有相关事务后,就可以申请注销登记。这是一种正常的结束经营的方式,注销后主体资格完全消灭。以公司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