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什么?
我之前因为意外受伤了,现在身体留下了一些残疾。我想知道目前对于致残程度是按照什么标准来鉴定的,这关系到后续的赔偿和处理等问题,所以想详细了解下这个鉴定标准的具体内容。
展开


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评定因各种原因导致身体残疾程度的准则和规范,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标准,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常见的两种情况。 在工伤领域,适用的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该标准根据工伤及职业病可能导致的身体功能障碍程度,将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等属于一级伤残;而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一般可评定为十级伤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这一标准为工伤职工的伤残评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助于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通常采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它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级为最重,十级为最轻。比如,植物生存状态属于一级伤残;一眼眶骨折后遗眼球内陷2mm以上,则可能被评定为十级伤残。该标准适用于除职工工伤以外的所有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像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导致的伤残鉴定都依照此标准进行。它为司法实践中准确确定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数额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