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交通事故需要护理吗?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交通事故,身体受了伤行动不太方便。我不太清楚在当下的情况里,像我这样的交通事故伤者是不是需要护理呀?也不知道有没有相关规定来判断需不需要护理,所以想了解一下。
展开


在交通事故中,是否需要护理要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来判断。首先,我们要明白护理的概念。护理就是在伤者因伤无法自理日常生活时,需要他人在生活起居等方面给予帮助。 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这里提到的护理费,就是针对伤者需要护理的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伤者在交通事故中受到重伤,比如骨折、脑部损伤等,导致无法自行完成吃饭、穿衣、洗漱、移动等基本生活行为,那么就很可能需要护理。通常会有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来对伤者的护理需求进行评估和确定。 医疗机构会根据伤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在病历、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件中明确是否需要护理以及护理的级别和期限。如果双方对护理需求存在争议,还可以通过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司法鉴定机构会依据相关标准和伤者的实际情况,出具关于护理依赖程度、护理期限等方面的鉴定意见。 如果伤者确实需要护理,护理费用的赔偿也有相应的规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所以,交通事故是否需要护理要结合伤者实际身体状况,并以医疗机构或鉴定机构的意见为准。同时,法律也保障了伤者在需要护理时获得相应赔偿的权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