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
我之前教唆别人去犯罪,但是现在我后悔了,想让他别干了,可又不确定我这种情况算不算犯罪中止。我就想了解下,教唆犯到底存不存在犯罪中止啊?如果存在,得满足啥条件呢?
展开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无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意图实施犯罪的人。而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那么教唆犯是否存在犯罪中止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教唆犯而言,如果其在教唆行为实施后,犯罪行为尚未着手前,主动打消被教唆者的犯罪意图,使其放弃犯罪,这种情况可认定为教唆犯的犯罪中止。例如,甲教唆乙去盗窃,在乙准备实施盗窃行为前,甲良心发现,及时说服乙放弃了盗窃计划,甲就成立犯罪中止。 若犯罪行为已经着手,教唆犯要成立犯罪中止,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比如,甲教唆乙杀人,乙已经对被害人实施了攻击行为,此时甲要成立犯罪中止,就需要全力阻止乙继续行凶,或者及时救助被害人避免死亡结果的发生。如果虽然教唆犯有阻止犯罪的行为,但未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那么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仍然要对犯罪结果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