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犯罪中止需要防止结果发生吗?

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看到犯罪中止这个概念。我有点疑惑,如果一个人实施犯罪行为,中途不想干了,这算犯罪中止吗?需不需要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才能算犯罪中止呢?我想弄清楚这里面的具体规定。
展开 view-more
  • #犯罪中止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犯罪中止是一个重要的刑法概念。简单来说,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从法律条文可以看出,犯罪中止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自动放弃犯罪。比如,张三准备入室盗窃,在进入房间后,突然良心发现,觉得这样做不对,然后主动离开了,没有实施盗窃行为,这种在犯罪行为尚未完成时自动放弃犯罪的,就属于犯罪中止,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以防止结果发生为条件。因为犯罪行为本身就还没继续下去,没有产生相应的犯罪结果。 第二种情况是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当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危害结果时,行为人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阻止危害结果的出现,才能构成犯罪中止。例如,李四想要毒害王五,已经把毒药下到王五的杯子里,但在王五喝之前,李四后悔了,及时阻止王五喝下毒药,并对其进行了解毒处理,避免了王五死亡结果的发生,这就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如果李四虽然有后悔的想法,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阻止王五喝下毒药,导致王五死亡,那就不能认定为犯罪中止。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犯罪中止都需要防止结果发生。当犯罪行为未实施完毕就自动放弃时,不需要防止结果发生;而当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到可能产生危害结果的阶段,就必须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才能构成犯罪中止。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