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对账单具有法律效力吗?


借款对账单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首先,咱们来说说什么是法律效力。简单来讲,就是这份文件在法律上被认可,可以作为处理纠纷、确定权利义务的依据。 从法律规定来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指出,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也视为书面形式。 对于借款对账单而言,如果要具有法律效力,一般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双方代表需在该账单上亲笔签署,并且加盖本公司的公章以示确认,签字盖章表明双方对账单上内容的认可;二是除了上述签字外,另需在对账单上加盖公司的财务专用章予以确认,财务专用章进一步强化其在财务核算和经济往来确认方面的效力;三是即便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的书面形式来订立借款合同,但只要其中一方已经按照主合同的条款,完成了其所负有的主要义务,比如出借人已经把钱借给了借款人,并且对方也接受了这笔借款 ,那么这份合同仍可视为成立有效,相应的借款对账单也具有法律约束力。 另外,如果对账单上有明确的欠款事实,那么它就可以作为有效的证据,在产生纠纷时用于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要在时效内主张权利。 相关概念: 诉讼时效:指的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在该期间届满后,义务人获得抗辩权,权利人的权利就不再受法院强制保护的一种法律制度。简单说就是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你不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己的权利,可能就没办法再通过法律强制对方履行义务了。 书面形式:就像前面提到的,包括合同书、信件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能把内容清楚呈现出来,还能随时查看调用的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