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发生现场未报警有影响吗?
前几天我开车和另一辆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当时情况有点混乱,我也没想着要立刻报警。现在事情过去几天了,我担心没在现场报警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想了解一下这种情况在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交通事故发生现场未报警是否有影响,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从法律规定上来说,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未报警,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接着,如果现场未报警但之后及时报警,且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等情况,比如有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或者有目击证人等,那么一般不会对事故的处理造成太大的影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这些证据来认定事故责任。例如,事故双方都用手机拍摄了现场的车辆位置、碰撞痕迹等情况,并且能够清晰地说明事故发生的过程,这样交警部门就可以依据这些材料进行事故认定。 然而,如果现场未报警,之后又缺乏关键的证据,导致事故的事实难以查清,责任无法认定,那么就可能会对当事人产生不利的影响。比如没有现场照片,也没有目击证人,车辆已经移动离开了现场,现场的痕迹也被破坏,这种情况下交警部门可能无法准确判断事故责任,当事人的权益就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对于一些轻微的交通事故,如果当事人未及时报警并撤离现场,导致交通拥堵,还可能会面临相应的行政处罚。 所以,发生交通事故后,建议当事人尽量在现场及时报警,固定相关证据,以确保事故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