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审理是否需要证明?
我有个案子要开庭了,但我这边突然有特殊情况没办法按时出庭,想申请延期审理。我就想知道申请延期审理需不需要提供证明材料啊?心里没底,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延期审理是指在特定情形下,人民法院把已经确定的审理期日或正在进行的审理顺延至另一期日进行审理的制度。那么,延期审理是否需要证明呢,答案是通常需要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了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形,包括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情形,基本都需要有相应的证明来支持延期审理的申请。 例如,如果是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因正当理由没有到庭而申请延期审理,像当事人突发重大疾病,那就需要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以此来证明当事人确实因为生病无法按时参加庭审,这就是证明材料的体现。如果是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等情况,申请人需要向法院说明新证人能够证明的事项、新证据与案件的关联性等,可能还需要提供一些初步的线索或者材料,来让法院相信延期审理是有必要的。 对于刑事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也规定了延期审理的情形,同样,要申请延期审理也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或者合理的说明。比如在庭审过程中,发现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就需要有医院的相关证明文件。 如果没有证明材料来支持延期审理的申请,法院一般是不会轻易批准的。因为法院需要确保延期审理是基于合理、正当的理由,而不是当事人随意提出的。否则,随意的延期审理会影响司法效率,也可能对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所以,当你需要申请延期审理时,一定要准备好相关的证明材料,按照法定程序向法院提出申请,这样才能增加申请被批准的可能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