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产品是否会侵犯专利?


在探讨销售产品是否侵犯专利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专利。专利是指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实施权,这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 判断销售产品是否侵犯专利,首先要看该产品是否落入了他人专利的保护范围。专利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销售的产品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那么就很可能侵犯了该专利。 例如,某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了一种产品具有A、B、C三个技术特征,而销售的产品也具备这三个技术特征,或者其中某个特征虽然与专利中的表述不同,但在技术手段、功能和效果上基本相同,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那么也会被认定为等同侵权。 另外,销售者的主观状态也会影响是否构成侵权。如果销售者不知道所销售的产品是侵犯专利权的产品,并且能够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根据《专利法》规定,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需要停止销售侵权产品。这里的合法来源是指通过合法的进货渠道、正常的买卖合同和合理的价格从他人处购买产品。 如果销售者明知或者应当知道所销售的产品是侵权产品,仍然进行销售,那么不仅要承担停止销售的责任,还需要承担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当面临销售产品是否侵犯专利的疑问时,销售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风险。比如在进货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不侵权的证明,对产品的技术方案进行初步的检索和分析等。如果不确定产品是否侵权,也可以咨询专业的专利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