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别人喝酒然后他回家出车祸了自己有责任吗


一般情况下,多数是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己承担损失。但要是存在下面这些情形,一起喝酒的人可能就得承担法律责任了。 首先是强迫性劝酒,比如故意灌酒等行为。这种强迫别人喝酒的做法,如果导致被劝酒者出事,劝酒者是要担责的。这是因为强迫行为违背了他人意愿,增加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强迫劝酒就是一种明显的过错行为。 其次,明知对方不能喝酒还劝其饮酒,比如明明知道对方身体不好,饮酒会诱发疾病,却依然劝酒。在这种情况下,劝酒者对因饮酒诱发的疾病以及酒后驾车肇事等后果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再者,共同饮酒后没有把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当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有义务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要是没有做到,导致出事,共同饮酒者就要承担相应责任。 另外,共同饮酒后任酒友驾车离开,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同饮者不仅要对共同饮酒的伙伴承担责任,还要对因事故受害的相对方承担相应责任。要是明知驾车人饮酒还唆使其酒后驾车,这种人不但要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明知驾车人醉酒仍唆使其驾车的,还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酒局的组织者要承担饮酒适度和酒后安全护送的义务,否则出事后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判定责任时,交管部门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来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比如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等。 相关概念: 强迫性劝酒:通过各种方式,违背他人意愿,强行要求他人喝酒的行为。 共同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在酒后驾车这里,明知驾车人醉酒还唆使其驾车,就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