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拘留流程是怎样的?


醉驾拘留流程如下:首先,担负交通执法职能的相关机构(比如交警部门)在处理醉酒驾驶案件时,若认为有必要对肇事当事人实施拘留,需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这份报告书里要详细写明有关的事实情况,比如醉驾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状态等,以及拘留的理由。然后,报告书会先经过指定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再由该机构所属的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进行最后审批签署,之后才会发出《拘留证》。 在检察院行使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重大犯罪嫌犯的职权过程中,同样有着严谨流程。先是由相应办案人员提交建议,接着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最后由检察院负责人做出决定,然后交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执行。并且,检察院须在收到申请起的第7日之内针对是否应批准逮捕做出明确决断。对于已经被批准逮捕的嫌犯,必须在接下来的37天内完成审判工作。 另外,醉酒驾驶机动车,只要行为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即构成危险驾驶的行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整个流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协作,目的就是为了依法、公正地处理醉驾案件,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公共安全。 相关概念: 《呈请拘留报告书》:是办案单位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认为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留措施时,向上级领导机关呈送的一种法律文书,用来阐明拘留的理由和依据等情况。 《拘留证》:是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拘留的凭证,只有经过合法程序审批签发后,才能依法对嫌疑人进行拘留 。 拘役:是一种刑事处罚手段,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