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构成要件:
首先是主体要件。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个人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一般是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就可能成为该罪的主体。单位则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当单位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并且是为了单位的利益,以单位的名义进行时,单位也能成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是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打算通过欺骗手段骗取对方的财物,而不是因为后来客观情况变化导致无法履行合同。比如,甲在与乙签订合同时,就没有打算履行合同义务,而是想骗取乙的货款后逃之夭夭,这就体现了非法占有的故意。
再者是客体要件。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又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在市场经济中,合同是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而合同诈骗行为破坏了这种秩序,同时也使被害人的财产遭受损 失。
最后是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常见的情形包括: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等。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
总之,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构成要件。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疑似合同诈骗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有哪些区别?
老旧房子拆迁如何赔偿?
拖欠工资超过一年不给且写有欠条该怎么办?
夫妻协议离婚后产权还是双方名字,该如何更改?
起诉离婚判决后一方怎么申请离婚证?
小孩换身份证需要预约吗?
营业执照办好不营业会被过问吗,该怎么处理?
父母把财产给女儿不给儿子该怎么处理?
欠款超过多少会被限制出行?
为什么营业执照交不了购置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哪一年修订?
农村合作医疗在异地门诊能否报销?
申请破产重整后多久能收到受理通知书?
社交群公开个人隐私会怎么判?
民事判决书和民事调解书能否强制进行房屋过户?
婚后如何合法转移公司财产给子女?
未成年杀人会被判多少年?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